1.水燈節
水燈節是泰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泰歷十二月十五日舉行,常常在公歷的十一月,那正是泰國河水上漲,氣候漸涼的美好季節。
據說(shuō)這一習俗起初為了趕走厄運, 也有一些證據表明是為了祭祀在NAMMADA河邊的佛祖,或是為了祈求水神MaeKongKa 的原諒,水燈節的慶祝會(huì )在泰國各地舉行,尤其是一些靠近河邊的府,各地都有其獨特有趣的特色。
2.三寶佛節
每年泰歷的八月十五日是“阿莎叻哈普差節”,也稱(chēng)“三寶佛節”。三寶佛節是一個(gè)重要的佛教節日,2016年的三寶佛節是在7月19日。這一天泰國會(huì )全國放假,以供全國人民到寺廟布施行善。
這一天是佛祖成道后首次講道的日子;有了第一個(gè)佛門(mén)弟子的日子;世上出現了第一個(gè)和尚的日子;?是佛教“三寶”佛、法、僧都齊備的日子。
3.九皇齋節
九皇齋節每年陰歷九月舉行,連續進(jìn)行九天,今年的九皇齋節就是10月20日至10月28日。在這期間,九皇齋節的信徒必須改吃素食,停止娛樂(lè )活動(dòng),身穿潔凈的白衣白褲,誠心齋沐,到佛廟進(jìn)香,以祈求合家吉祥平安,諸事順利,大街小巷也會(huì )掛上“齋”字的小黃旗。
在泰國普吉的所有中式祠堂內會(huì )舉行一系列祭祠神靈、抬神游街以及“上刀山”、“下火海”等儀式,以感謝神靈下凡替民眾經(jīng)受苦難,并帶來(lái)祝福和吉祥。
4.抬母貓求雨
抬母貓求雨儀式是泰國中部和東北部的一種儀式。如果到了農耕季節還遲遲不下雨的話(huà),會(huì )使得水稻、果園的植物脫水并減少產(chǎn)量。因此農民們就會(huì )舉行抬母貓求雨儀式,因為大家都堅信舉行儀式之后要不了多久,就會(huì )下雨。
5.抱佛潛水
抱佛潛水是碧差汶府的習俗。當地人信奉該府的守護神——??????????????????(現安放在draiphum寺)由于佛像從寺里消失了兩次,所以才有抱佛像潛柚木河的習俗,第一年在宮島潛水,第二次在????????????????潛水,并流傳至今。潛水過(guò)后,碧差汶人就會(huì )紛紛跳入水中洗澡,或打水喝,因為他們覺(jué)得這樣的水是神圣的。接下來(lái)就是賽船。這是碧差汶府一年一度的活動(dòng)。
泰國素以包容和好客著(zhù)稱(chēng),他們對每個(gè)人都示以微笑和謙遜的態(tài)度。一般旅客都很容易適應本地的風(fēng)俗習慣。不過(guò)以下是一些特別值得提示的: 一、君主體制 傳統以來(lái),泰國人對皇室成員懷有深厚的敬仰之情。到訪(fǎng)游客應對泰皇,泰后及其兒女表示尊重。比如:每天上午08:00 和下午18:00,在公共場(chǎng)所,國歌奏響時(shí),您應當站立。若參與皇室成員出席的公開(kāi)場(chǎng)合,最佳的做法就是觀(guān)察及仿效在場(chǎng)人士的禮儀。 二、宗教微觀(guān) 泰國的法律有很多章節闡述對宗教違法的行徑,當中包括信眾最多的佛教和其他信仰。所有的佛像不論大小完好或殘破,都奉為神圣之物。 一般的要求是對佛像不做出“有欠尊重”的行為。參拜佛寺,衣著(zhù)需整齊,不要裸露上身,或穿短褲,或無(wú)袖的襯衫。供奉佛像之寺堂內,不應穿著(zhù)鞋子進(jìn)入。 佛教的僧侶均被禁止與女士接觸,如果希望把東西交給僧侶,則應先把東西交予一位男士由他代勞。 一件長(cháng)袖的罩衫扣至脖頸,并且披上發(fā)巾。 三、社會(huì )習俗 當泰國人打招呼時(shí),是以雙手合十,狀似禱告。泰國人稱(chēng)“Wai”。一般來(lái)說(shuō),年有的先向年長(cháng)的打招呼,而年長(cháng)的隨后回禮合十。 泰國人認為頭是身體的最高的部分,他們是不容許拍任何人的頭部,縱使是友善的表現。如果你偶然摸某人的頭,您要很快地向他道歉。 同樣腳被認為身體的最低的部分。別使用你的腳指向人或對象。別與你的腳摸任何人。別把你的交放在桌子或椅子上休息。別跨過(guò)人的身體,請從附近繞過(guò)或禮貌地要求他們移動(dòng)。當在地板上坐時(shí),也應使您的腳不指向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