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又稱(chēng)乞巧節、少女節、女節、女兒節、洗頭節、情人節、雙星節、 雙七節、婦女節等。除唐代有六夕,五代以七月六日為七夕節外,歷代均以 農歷七月初七為七夕節。它是為紀念牛郎、織女而流傳下來(lái)的節日。
農歷七月初七這天,有些地方流傳著(zhù)一種習俗:男女定親后,女子要為 未婚夫納雙鞋墊。
??鞋墊花樣繁多,有二龍戲珠、鳳凰戲牡丹、鴛鴦配、龍鳳 飛舞等,顏色鮮艷奪目,是一種技藝相當精湛的刺繡工藝品。彩線(xiàn)里寄托著(zhù) 姑娘們無(wú)限的相思,條條彩線(xiàn)織出了姑娘們溫柔多情的心,一雙雙鞋墊凝聚 著(zhù)她們良好的祝愿和純真的情意。
有些地方習慣用當年生長(cháng)出來(lái)的麥秸編成一座橋,配以牛郎、織女、男 孩、女孩、老牛、喜鵲等紡織物,放置案頭。
??有的用彩紙剪出上述人物和動(dòng) 物,貼于墻上。祈禱后,再拿7根繡花針,用彩線(xiàn)穿孔,能一次穿過(guò)7根針 者,就算乞得了“巧”。
南方一些地方,七夕節這天,要在院里曬一盆水。一會(huì )兒,水面生膜, 用手將繡花針輕輕放置水中,若針漂浮,謂之得“巧”。有的地方繡花針漂浮 后,看水底影子,影中有動(dòng)物,花鳥(niǎo)者,謂之得“巧”;其影粗如槌,細如絲,直如軸蠟者,謂之“拙”,不得“巧”。
??現在這一習俗在南方仍然廣為沿襲,深得青年人的喜愛(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