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蒙古族那達慕盛會(huì ):那達慕是蒙古族的傳統盛會(huì )。每年7月中旬,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賽里木湖畔,都要舉行3天到一周的那達慕盛會(huì )。那達慕是蒙古語(yǔ)的譯音,意為“娛樂(lè )”或“游戲”,起源于祭敖包。 盛會(huì )期間,草原上要舉行賽馬、摔跤、射箭、馬術(shù)等體育表演和競賽,文藝團體表演精彩節目。
??這里既是牧民物資交流場(chǎng)所,又是牧民夏季文化娛樂(lè )中心。許多牧民選擇這個(gè)吉日舉行婚禮,為盛會(huì )增添歡樂(lè )氣氛。 賽里木湖畔是我國著(zhù)名的高原草場(chǎng),海拔2100多米,這里依山臨水,森林茂密,風(fēng)景如畫(huà)。西部新疆塔吉克婚禮:塔吉克族婚禮被稱(chēng)為高原上的婚禮。婚禮要舉行3天。
??第一天新郎和新娘各自在家里打扮和準備,男女兩家忙忙碌碌,喜氣洋洋。第二天娶親,新郎騎上高頭大馬,由親朋好友的護駕,彈起民族樂(lè )器,浩浩蕩蕩來(lái)女方家迎親,并送一只大肥羊,女主要讓新郎喝下兩碗放奶油的牛奶,表示女方的盛情。新郎下馬后,新娘的奶奶要向新郎肩上撒些面粉,表示祝福。
??進(jìn)屋后,新郎要向新娘贈送禮品,并交換戒指。爾后,女方要豐盛食品招待來(lái)賓,并舉行賽馬、刁羊等娛樂(lè )活動(dòng)。第三天早晨,新郎新娘同騎一匹馬回婆家。到門(mén)前時(shí),婆婆要給兒媳兩碗酥油牛奶,兒媳喝完才能下馬。這天,男女引吭歡歌,婆娑起舞,心情歡樂(lè ),直到太陽(yáng)落山
搜的。
??有問(wèn)題嗎?
中國的傣族是一只有著(zhù)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人口近百萬(wàn)。主要散布在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潑水節是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慶。每年陰歷四月舉行,一般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還流傳著(zhù)一個(gè)神話(huà):遠古的時(shí)候,傣族地區有一個(gè)惡魔,他作惡多端,人們恨透了他,可什么辦法都對付不了惡魔。
??后來(lái),七位姑娘發(fā)現了惡魔的致命弱點(diǎn),只有惡魔的頭發(fā)才可置于死地。一天夜里,姑娘們勇敢的殺害了惡魔。但惡魔的頭一著(zhù)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時(shí),姑娘們立即輪流抱起頭顱。每年換一次,當換人時(shí)。人們都給抱頭顱的姑娘潑水,沖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后來(lái)就形成了傣族最為重要的節日——潑水節。
??在“麥日”也就是節日的第一天。人們一清早就要采集鮮花綠葉到佛寺供奉,但來(lái)清水“浴佛”——為佛像洗塵。“洗浴”完畢,集體性的潑水便開(kāi)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帶著(zhù)清水,涌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潑。“水花放,傣家旺,”“潑濕一身,幸福終身”一朵朵吉祥。幸福。
??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綻放。劃龍舟是潑水節最為精彩的節目之一,常常在潑水節的“麥帕雅晚瑪”(第三天)舉行。那日人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聚集在瀾滄江畔,瑞麗江邊,觀(guān)看龍舟競渡。江上停泊著(zhù)各色各樣的龍舟,船上坐者數十名強壯的選手,號令一響,龍舟便像離弦的箭往前飛去。
??到處都是鑼聲。鼓聲。號子聲。喝彩聲,節日的氣氛在這里達到了高潮。“放高升”是潑水節的另一項節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種自制的煙火,將竹竿底部添以火藥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線(xiàn),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絢麗的煙火,猶如花團錦族,光彩奪目,甚是美妙。
??潑水節是傣族傳統文化的結晶,是一個(gè)快樂(lè )而幸福的節日。
關(guān)于西部風(fēng)土人情的作文
2021年10月08日 00:30:5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