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有90%以上聚居于廣西壯族自治 區。其余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廣東 省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和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等地。壯族,主要從事農業(yè)。壯族,有本民族的語(yǔ)言文字,壯語(yǔ)屬漢藏語(yǔ)系。壯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傳人并影響壯鄉。壯族具有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廣西南部的花山原始崖壁畫(huà)是壯族古代文化 的藝術(shù)精華;壯族人民鑄造使用銅鼓,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素有“銅鼓之鄉”的譽(yù) 稱(chēng);壯歌,久負盛名,定期舉辦對歌比賽的“歌圩”盛會(huì );壯錦,是壯族享有盛譽(yù)的工 藝紡織品,以織工精巧、圖案別致、色彩絢麗和結實(shí)耐用著(zhù)稱(chēng)。
壯族有什么娛樂(lè )活動(dòng)?
廣西宜山縣壯族地區,有一種叫“炮會(huì )”的娛樂(lè )活動(dòng),每三年舉行一次。“炮會(huì )”要燃放花炮。花炮用竹片和彩紙扎成人像或鳥(niǎo)獸之類(lèi),如鳳踹牡丹,雙龍戲珠等。其中裝上火藥或爆仗,在輯放之前,先用繩把花炮懸掛高竿,然后引火。炮著(zhù)火后,燒去外殼,現出人物花鳥(niǎo),同時(shí)通體明亮,火花四濺。還有一種搶花炮的活動(dòng)。燃放時(shí),將炮置平地上,然后引火,等它落地時(shí),在場(chǎng)的人便去搶奪。認為搶得花炮的人將會(huì )幸福。春節時(shí)各村男女青年在一起玩一種名叫“拋繡球”(又叫“丟包”)的游戲。玩時(shí),男女青年各一隊,并各自選出隊長(cháng),相距約五十米遠,劃出界線(xiàn),相互拋接,凡是拋出界或接不到的都為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