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元旦(新年)。
1月2日為國家規定的公休日。
農歷正月初一,民俗日也稱(chēng)陰歷新年,即春節。
3月1日,韓國獨立運動(dòng)紀念日。紀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運動(dòng)。
4月5日,植樹(shù)節。這一天,政府官員、教師、學(xué)生以及全國各地成千上萬(wàn)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計劃植樹(shù)。
4月8日,釋迦牟尼誕生節。佛教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gè)節日,紀念釋迦牟尼誕生。
5月5日,兒童節。這一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dòng),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游玩。
5月8日,父母節。這一天是父母的節日,為繼承和發(fā)展傳統的孝道而設立的節日。
5月15日,教師節。這一天,學(xué)生們會(huì )給老師送花或其他小禮物,或者大家一起請老師吃飯。教師在這一天,會(huì )受到社會(huì )的特別尊重。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受中國文化影響,韓國也有端午節,韓國端午節風(fēng)俗主要為祭祀、演戲、游藝等,帶有鮮明的民族特點(diǎn)。其中以“江陵端午祭”保存最為完整。2005年11月25日,“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lèi)口頭和無(wú)形遺產(chǎn)。
8月15日,光復節。1945年的這一天,朝鮮半島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lái),獲得獨立。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或稱(chēng)豐收節)。傳自中國,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這一天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紀念儀式,晚上要一起賞月。
10月9日,韓語(yǔ)節。為紀念1446年朝鮮世宗李裪的頒布訓民正音,普及朝鮮半島民族語(yǔ)言而建立的日子。
擴展資料
大韓民國(韓語(yǔ):????,英語(yǔ):Republic of Korea),簡(jiǎn)稱(chēng)“韓國”(South Korea)。位于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wàn)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通用韓語(yǔ),總人口約5041.85萬(wàn)(2014年)。首都為首爾。
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復取得獨立。1948年,朝鮮半島南北先后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爆發(fā)朝鮮戰爭,1953年7月27日依朝鮮停戰協(xié)定,朝韓雙方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