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由來(lái):
晉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將其葬于綿山,修祠立廟,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lái)。
寒食節習俗:
有禁煙火、吃冷食、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風(fēng)俗。
清明節由來(lái):
清明時(shí)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故稱(chēng)之為“清明”,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shí)期。在上巳節,古人會(huì )臨水洗浴,郊游踏青,在寒食節,古人會(huì )禁煙火,只吃冷食,拜掃祭祖,在隨后的演變中,上巳節、寒食節和清明節三節合一,形成現在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習俗:
有踏青、放風(fēng)箏等,江南一帶有清明節吃青團子的風(fēng)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