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族 傳統節日 節日特色 時(shí) 間 彝 族 火把節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六月二十四日 彝 族 插花節 插花、對歌 二月初八 彝 族 虎節 跳虎笙、虎舞 初八至正月十五日 彝 族 賽衣節 歌舞、鮮艷服飾 三月二十八日 彝 族 牟定“三月會(huì )” 物資交流、民間歌舞表演 三月二十七日至二月十九日 白 族 大理三月街 物資交流、賽馬、歌舞表演 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 白 族 青姑娘節 歌舞 正月十五日 白 族 繞三靈 祭祀、栽秧 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 白 族 栽秧會(huì ) 祭祀、栽秧、對歌 芒種節令 白 族 火把節 樹(shù)火把、賽龍舟、唱大本曲 六月二十五日 白 族 石寶山 歌會(huì ) 廟會(huì )、對歌 七月底 白 族 梨花會(huì ) 梨園里野餐 每年梨花盛開(kāi)時(shí)節 白 族 本主會(huì ) 祭祀、歌舞、洞經(jīng)音樂(lè ) 各村寨不同 傣 族 潑水節 賽龍舟、潑水、歌舞 陽(yáng)歷四月中旬 傣 族 送龍節 祭祀、歌舞 公歷一月 傣 族 關(guān)門(mén)節 琰佛塔、歌舞 陽(yáng)歷七月中旬 傣 族 開(kāi)門(mén)節 串寨、放高升、歌舞 陽(yáng)歷10月中旬 哈尼族 阿瑪突 祭祀、歌舞、擺街宴祭祀、歌舞、擺街宴 農歷二月屬龍日 哈尼族 “苦扎扎”(六月年節) 打秋千、摔交、歌舞 六月二十四日 哈尼族 “里瑪主”節 歌舞、摔交 陽(yáng)春三月 哈尼族 捉螞蚱節 捉螞蚱來(lái)食用 農歷六月 二十四日 哈尼族 姑娘節 秋千、歌舞 農歷二月初四 哈尼族 祭龍日/新米節 鑼、牛皮鼓,巴烏、四弦琴 農歷二月二日 哈尼族 米索扎節 秋千、歌舞 哈尼族 苗愛(ài)拿節 篝火、歌舞 五月上旬 苗 族 花山節 爬花桿、蘆笙、歌舞 正月 傈僳族 澡堂會(huì ) 溫泉沐浴、賽歌 正月初二 傈僳族 “盍什”節 吃團圓飯、射弩比賽 正月初一至十五 傈僳族 刀桿節 爬刀桿、下火海、丟包、歌舞 二月初八 納西族 米拉會(huì )/棒棒會(huì ) 賽馬、歌舞、野炊、農具交易 二月初八 納西族 三多節 祭祀、對歌、斗牛 六月二十五日 納西族 騾馬大會(huì ) 物質(zhì)交流、文體表演 農歷三月中旬/七月中下旬 納西族 祭天 祭祀 春祭 在正月/秋祭在七月 納西族 七月會(huì ) 物質(zhì)交流、文體表演 夏歷七月中旬 納西族 祭龍節 物資交流、文體表演 正月十五 藏 族 藏族草地藏民節 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農歷正月 瑤 族 盤(pán)王節 祖祭、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