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在飲食上有許多講究和忌諱;忌吃豬、馬、驢、騾、狗等不反芻動(dòng)物的肉;忌吃虎、狼、豹、鷹、蛇等殘暴的獸類(lèi),以及吃肉食類(lèi)的動(dòng)物與飛禽;忌吃任何逢死的禽獸肉類(lèi);也忌吃一切動(dòng)物的血;忌喝酒、抽煙等。這些習俗,原于伊斯蘭教;例如,回族為什么不吃豬肉?據說(shuō),穆罕默德在創(chuàng )立伊斯蘭教時(shí),當時(shí)的阿拉伯人,由于客觀(guān)條件,不養豬、不吃豬肉,并且視豬是一種不潔凈的畜類(lèi),為了沿襲阿拉伯人的習俗,穆罕默德后來(lái)就把豬當作禁食物列入《古蘭經(jīng)》中,說(shuō):“只禁戒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命而宰的動(dòng)物。回族由受這些戒律的影響,逐步形成了不吃豬、驢、騾馬和一切兇猛禽獸的肉,忌吃一切動(dòng)物的血和自死之物的風(fēng) 俗習慣。現在,回族不僅不吃這些,而且連盛過(guò)這些禁食物的 炊具。碗筷、器皿也都不用,不接觸。有的連“豬”字都不提,一般稱(chēng)豬為“狠賊惹”。(阿拉伯語(yǔ)音譯,意為豬)。姓朱的因與“豬”皆音,也改為姓黑。如果在旅途中若其它困難的條件下,惜用漢族的鍋,必須用大火多燒一陣,才能使用。回民可吃的牛、羊、雞、鴨等可食的動(dòng)物、禽類(lèi),必須請阿匍宰,在特殊情況下可讓懂得宰牲規戒的回民宰。 回族忌酒的習俗,也是根據伊斯蘭的教規逐步形成的,據說(shuō),穆罕默德在創(chuàng )教過(guò)程中,有時(shí)教徒酒醉后,嘔吐胡說(shuō),打架斗歐,婦女,結下入仇,影響團結,于是穆罕默德以安拉的名義下令禁酒:“ 眾歸信的人們哪,飲酒、賭博、拜象、求簽,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現在大多數群眾保持了不喝酒,不抽煙的習俗。他們咳嗽少、痰少,面目清秀,精神煥發(fā)。但是近年來(lái),隨著(zhù)社會(huì )的發(fā)展,往在城市的回民,遇到喜慶日子,隨漢族習俗,一般都喝點(diǎn)酒,但自己不多喝。回族在飲食上除了這些禁忌外,還有許多嗜好。在副食品中,特別喜歡吃的菜肴有:蒸羊羔肉、手抓羊肉、羊肉泡饃、滾粉羊肉、黃燜羊肉、過(guò)油羊肉、羊肉串、辣子炒雞。燒雞、燒牛肉等肉食類(lèi)。素萊類(lèi)有涼粉、釀皮、燒茄子、炒土豆絲、涼拌土豆絲、扁豆、綠豆。豌豆、黃豆等名種豆芽菜、豆腐 腦,鞭蓉發(fā)菜、油吃辣子、醋吃辣子。酸辣湯等之。主食以米 面為主,喜歡吃羊肉臊子面,炒面、燴面、餃子、小籠飽子、炸羔、八寶飯、油香、麻花、馓子、干糧饃、糖酥饃等,還喜歡吃枸杞、蛋黃、海味。蓮蓉等各類(lèi)清真糕點(diǎn)。常吃的方便食品有熟燕麥、小麥、麻子、豌豆等磨成的妙面;有用面粉和揭羊肉混合炒成的油茶(也叫肉、面子);有四、五寸厚的干面鍋盔等等。這些方便食品,可作為早餐或旅途用餐。在喜慶的宴席上,回族喜歡先吃干果,后吃以牛、羊、雞、魚(yú)為主的佳肴。宴席上的菜,一般分為四種:有“八碗一盤(pán)”,“十全”、“十三花”、“十五月兒圓”。
這些菜一般都是請回族廚師做的,味道 鮮美,別具一格。回族還有喝蓋碗茶、糖茶的嗜好。蓋碗茶通常有十二味: 茶葉、自糖、紅糖、冰糖、紅棗、核桃仁、元肉、芝麻、葡萄干、柿餅、蘋(píng)果等。當你到回民家里做客時(shí),主人熱情招待,首先給你沏一盅,越喝越感到清香爽口,明目益思,精神振奮。
回族的風(fēng)俗習慣 作文
2021年09月12日 23:11:46150
- 特別關(guān)注
-
維吾爾族與漢族的習俗區別?
4 2
關(guān)于東盟十國的各種信息?
164 0
東盟十國的歷史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
139 0
形容東南亞風(fēng)景的句子
1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