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位于蘇州古城西北5公里處,海拔36米,占地300畝。虎丘原名叫做海涌山,相傳遠古時(shí)期,這里是汪洋大海上的一座小島,隨著(zhù)潮漲潮落,海島時(shí)隱時(shí)現,如同被涌出海面,所以叫做海涌山。那后來(lái)為什么又改名叫虎丘了呢?要從春秋吳越爭霸說(shuō)起,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率軍攻打越國,在檇李之戰中負傷去世,他的兒子吳王夫差將其埋葬在海涌山上。相傳下葬三日后有一只白虎蹲居其墓上,遂改名為虎丘。
2000多年來(lái),虎丘人文歷史積淀深厚,讀懂虎丘等于讀懂半部蘇州歷史。虎丘有“吳中第一名勝”“吳中第一山”的美譽(yù),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云:“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作為蘇州的一個(gè)重要旅游窗口,虎丘屢獲殊榮,先后被評為全國首批十佳文明風(fēng)景旅游區示范點(diǎn),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單位。
虎丘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fēng)范,絕巖聳壑,氣象萬(wàn)千,并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三絕”是指山勢之奇、登眺之樂(lè )、劍池之幽。“九”宜是指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yáng)。“十八景”中比較有名的是虎丘塔、虎阜禪寺、劍池、千人坐、斷梁殿、試劍石、珍娘墓等等。不論春夏秋冬、不管陰晴雨雪,虎丘都會(huì )向你展示其獨特的風(fēng)景,讓你的虎丘之行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