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fēng)俗體育活動(dòng)。由來(lái):在春秋戰國時(shí)期,春秋五霸中,有一位叫晉文公,又名重耳,在他41歲那年,因為王位之爭,他被迫踏上了逃亡之路。在陪同的隨從中,有一位臣子叫做介子推,當他看到重耳滿(mǎn)臉疲憊時(shí),偷偷從大腿上割了一塊肉做了碗肉湯給重耳喝,這讓重耳十分感動(dòng)。后來(lái),重耳登上王位,為了找到介子推,他做了一件傻事——放火燒山,結果沒(méi)想到卻燒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從那之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將那一天定為寒食節,也就是現在的清明節。吃青團: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zhù)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kāi)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shí),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shí)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
- 特別關(guān)注
-
維吾爾族與漢族的習俗區別?
4 2
關(guān)于東盟十國的各種信息?
164 0
東盟十國的歷史文化與中華文化的淵源
139 0
形容東南亞風(fēng)景的句子
1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