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月三日朝鮮的啥節日
1、重九節:
重九節每年農歷九月九日,和漢族傳統的重陽(yáng)節相似。在這個(gè)節日里,朝鮮族家家戶(hù)戶(hù)都用菊花葉和粘米粉作糕,俗稱(chēng)菊花煎。還要用酒浸泡菊花,在節日飲用,俗稱(chēng)菊花酒。
這天婦女們到山上或田野里進(jìn)行菊花游戲或紅葉游戲,男子則帶著(zhù)酒食到野外會(huì )餐,邊喝菊花酒邊吟詩(shī)。相傳,此節源于新羅時(shí)代,到李朝已非常重視,并成為全民性節日。
2、嘉俳節:
嘉俳節,朝鮮語(yǔ)意為秋夕節。朝鮮族民間節日。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舉行。這天人們宰牛蒸羊,并用新各制作打糕和松餅等節日食品。
晚上,當月亮升起時(shí),家家戶(hù)戶(hù)在院中設香案,向月亮祈禱。然后,全家人吃月餅賞月。祭月歷史悠久。
據傳,古代新羅儒理王執政時(shí),讓其二女將木部女子分成兩伙,在大都庭院舉行織麻比賽,從七月十五日早晨開(kāi)始到八月十五日結束,敗者置辦酒席款待勝者,并作歌舞百戲,后逐漸演化為嘉俳節。
3、開(kāi)天節:
開(kāi)天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朝鮮族民間的宗教節日,每逢農歷十月初三日舉行。這個(gè)節日來(lái)自朝鮮族中已基本消失的大倧教,這一天是傳說(shuō)中的祖先檀君的祭祀日。
相傳在四千四百多年前的十月初三這天,桓儉來(lái)到松花江流域,用神浩來(lái)感化民眾,以后當地的朝鮮族就以這天為開(kāi)天節。
4、老人安慰節:
老人安慰節是朝鮮族的傳統節日。時(shí)間在每年農歷九月九日。李朝時(shí),朝庭在這一天要設“耆老宴”,邀請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和正三品以上官吏參加,以祝老人們健康長(cháng)壽。現此節已不傳。
5、回甲節:
回甲節是朝鮮族為誕生六十周年舉行的紀念日;回婚節是朝鮮族為結婚六十周年舉行的紀念日。每到回甲節時(shí),兒女親朋,甚至是鄰居都要向老人祝福祝壽,表達對于長(cháng)命百歲的衷心祝愿。
2. 9月9日是朝鮮國慶嗎
是朝鮮國慶曰。1963年12日,朝鮮最高人民,會(huì )議常設會(huì )議,發(fā)布政令,定九月九日為朝鮮人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日,即國慶此日。中文名稱(chēng)為朝鮮人民共和國曰,別名為朝鮮囯國慶節公,公歷日期為9月9日,起源時(shí)間1963年12月。所以2021年9月9日為朝鮮國慶節。
3. 9月9日 朝鮮
敘利亞。
各國國慶節的日期
1月
1月1日: 古巴. 蘇丹, 海地
1月4日: 緬甸
1月20日: 亞美尼亞
1月26日: 澳大利亞, 印度
2月
2月4日: 斯里蘭卡
2月6日: 新西蘭
2月11日: 日本 (建國日)
2月16日: 立陶宛
2月21日: 伊朗
2月23日: 文萊
2月24日: 愛(ài)沙尼亞
2月25日: 科威特
2月27日: 多米尼加
3月
3月3日: 摩洛哥, 保加利亞
3月17日: 愛(ài)爾蘭
3月23日: 巴基斯坦
3月25日: 希臘
3月26日: 孟加拉國
4月
4月4日: 塞內加爾
4月18日: 津巴布韋
4月21日: 英國
4月26日: 坦桑尼亞
4月27日: 南非
4月30日: 荷蘭 (Koninginnedag,女皇生日)
5月
5月1日: 馬紹爾群島
5月15日: 巴拉圭
5月17日: 挪威 (行憲紀念日)
5月20日: 喀麥隆
5月22日: 也門(mén)
5月25日: 阿根廷
5月28日: 阿塞拜疆
5月30日: 克羅地亞
6月
6月2日: 意大利
6月5日: 丹麥
6月6日: 瑞典 (1523年古斯塔夫1世登基)
6月10日: 葡萄牙
6月12日:俄羅斯,菲律賓
6月17日: 冰島
6月21日: 斯洛文尼亞
6月26日: 馬達加斯加
6月30日: 剛果民主共和國
7月
7月1日: 加拿大(加拿大日)
7月3日: 白俄羅斯
7月4日: 美國 (獨立日)
7月5日: 委內瑞拉
7月9日: 帕勞
7月11日: 蒙古
7月12日: 吉里巴斯
7月14日: 法國 (巴士底日)
7月17日: 伊拉克
7月20日: 哥倫比亞
7月21日: 比利時(shí)
7月23日: 埃及
7月28日: 秘魯
8月
8月1日: 瑞士
8月2日: 馬其頓
8月5日: 以色列
8月6日: 玻利維亞
8月9日: 新加坡
8月11日: 乍得
8月15日:韓國
8月17日: 印尼(獨立日)
8月19日: 阿富汗
8月20日: 匈牙利
8月24日: 烏克蘭
8月27日: 摩爾多瓦
8月29日: 斯洛伐克
8月31日: 馬來(lái)西亞, 烏茲別克, 吉爾吉斯
9月
9月2日: 越南
9月3日: 卡塔爾
9月7日: 巴西
9月9日: 朝鮮
9月12日: 埃塞俄比亞
9月15日: 尼加拉瓜, 哥斯達黎加, 洪都拉斯, 薩爾瓦多
9月16日: 墨西哥
9月17日: 敘利亞
9月18日: 智利
9月23日: 沙特阿拉伯
9月24日: 幾內亞比紹
10月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慶節), 尼日利亞, 圖瓦盧 (獨立日)
10月3日: 德國
10月10日: 斐濟
10月12日: 西班牙
10月16日: 梵蒂岡
10月21日: 索馬里
10月26日: 奧地利
10月27日: 土庫曼
10月28日: 捷克
10月29日: 土耳其
11月
11月1日: 阿爾及利亞
11月3日: 巴拿馬
11月9日: 柬埔寨
11月11日: 波蘭, 安哥拉
11月18日: 拉脫維亞
11月22日: 黎巴嫩
11月28日: 東帝汶
12月
12月1各國國慶節的日期
1月
1月1日: 古巴. 蘇丹, 海地
1月4日: 緬甸
1月20日: 亞美尼亞
1月26日: 澳大利亞, 印度
2月
2月4日: 斯里蘭卡
2月6日: 新西蘭
2月11日: 日本 (建國日)
2月16日: 立陶宛
2月21日: 伊朗
2月23日: 文萊
2月24日: 愛(ài)沙尼亞
2月25日: 科威特
2月27日: 多米尼加
3月
3月3日: 摩洛哥, 保加利亞
3月17日: 愛(ài)爾蘭
3月23日: 巴基斯坦
3月25日: 希臘
3月26日: 孟加拉國
4月
4月4日: 塞內加爾
4月18日: 津巴布韋
4月21日: 英國
4月26日: 坦桑尼亞
4月27日: 南非
4月30日: 荷蘭 (Koninginnedag,女皇生日)
5月
5月1日: 馬紹爾群島
5月15日: 巴拉圭
5月17日: 挪威 (行憲紀念日)
5月20日: 喀麥隆
5月22日: 也門(mén)
5月25日: 阿根廷
5月28日: 阿塞拜疆
5月30日: 克羅地亞
6月
6月2日: 意大利
6月5日: 丹麥
6月6日: 瑞典 (1523年古斯塔夫1世登基)
6月10日: 葡萄牙
6月12日:俄羅斯,菲律賓
6月17日: 冰島
6月21日: 斯洛文尼亞
6月26日: 馬達加斯加
6月30日: 剛果民主共和國
7月
7月1日: 加拿大(加拿大日)
7月3日: 白俄羅斯
7月4日: 美國 (獨立日)
7月5日: 委內瑞拉
7月9日: 帕勞
7月11日: 蒙古
7月12日: 吉里巴斯
7月14日: 法國 (巴士底日)
7月17日: 伊拉克
7月20日: 哥倫比亞
7月21日: 比利時(shí)
7月23日: 埃及
7月28日: 秘魯
8月
8月1日: 瑞士
8月2日: 馬其頓
8月5日: 以色列
8月6日: 玻利維亞
8月9日: 新加坡
8月11日: 乍得
8月15日:韓國
8月17日: 印尼(獨立日)
8月19日: 阿富汗
8月20日: 匈牙利
8月24日: 烏克蘭
8月27日: 摩爾多瓦
8月29日: 斯洛伐克
8月31日: 馬來(lái)西亞, 烏茲別克, 吉爾吉斯
9月
9月2日: 越南
9月3日: 卡塔爾
9月7日: 巴西
9月9日: 朝鮮
9月12日: 埃塞俄比亞
9月15日: 尼加拉瓜, 哥斯達黎加, 洪都拉斯, 薩爾瓦多
9月16日: 墨西哥
9月17日: 敘利亞
9月18日: 智利
9月23日: 沙特阿拉伯
9月24日: 幾內亞比紹
10月
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慶節), 尼日利亞, 圖瓦盧 (獨立日)
10月3日: 德國
10月10日: 斐濟
10月12日: 西班牙
10月16日: 梵蒂岡
10月21日: 索馬里
10月26日: 奧地利
10月27日: 土庫曼
10月28日: 捷克
10月29日: 土耳其
11月
11月1日: 阿爾及利亞
11月3日: 巴拿馬
11月9日: 柬埔寨
11月11日: 波蘭, 安哥拉
11月18日: 拉脫維亞
11月22日: 黎巴嫩
11月28日: 東帝汶
12月
12月1日: 羅馬尼亞
12月2日: 阿聯(lián)酋
12月5日: 泰國
12月6日: 芬蘭 (獨立日)
12月11日: 布吉納法索
12月12日: 肯尼亞
12月16日: 哈薩克
12月17日: 不丹
12月28日: 尼泊爾日: 羅馬尼亞
12月2日: 阿聯(lián)酋
12月5日: 泰國
12月6日: 芬蘭 (獨立日)
12月11日: 布吉納法索
12月12日: 肯尼亞
12月16日: 哈薩克
12月17日: 不丹
12月28日: 尼泊爾
4. 9月9號朝鮮什么節日
韓國1月9日不是什么節日,韓國一月份除了和中國一樣過(guò)元旦,春節,沒(méi)有在一月份的節日,1月9日是朝鮮和韓國舉辦雙邊和平會(huì )談的日子
5. 9月9日是朝鮮什么日子
9月9日的節日1、朝鮮國慶節2、中國臺灣體育節3、日本重陽(yáng)節4、斯洛伐克大屠殺和種族暴力受害者日(Day of the Victims of Holocaust and of racial violence)5、塔吉克斯坦獨立日6、土耳其伊茲密爾獨立日7、加利福尼亞州建州日
6. 9月3日朝鮮族什么節日
中國是一個(gè)多民族的國家,我們一共有56個(gè)民族,每一個(gè)民族都有其民俗特色,包括了衣著(zhù)、吃食以及節日,比如白族有三月街、火把節;納西族有米拉會(huì )、七月會(huì )等等。
節日的出現與歷史傳說(shuō)和民俗文化有關(guān),但因為民族不同,所以各自的歷史傳說(shuō)與民俗文化也有著(zhù)諸多差異,這就導致每一個(gè)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節日。而中國一共有56個(gè)民族,所以民族節日也是多種多樣,比如苗族的花山節、藏族的成佛日、白族的火把節等等。
少數民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白族
三月街:三月十四至十六日,習俗:物資交流、賽馬、賽龍舟、歌舞
火把節:六月二十五日,習俗:驅邪求吉、祈求豐收
石寶山歌會(huì ):七月末八月初三天,習俗:彈唱白族情歌
納西族
米拉會(huì )/棒棒會(huì ):五月十五日,習俗:賽馬、農具交易會(huì )
騾馬大會(huì ):三月七月,習俗:牲畜交易
七月會(huì ):七月中旬,習俗:大牲畜交易、對歌
彝族
火把節: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習俗:點(diǎn)火把、摔跤、斗牛、歌舞
插花/打歌節:二月初八,習俗:采集杜鵑花插于各處密枝節
跳蘆笙舞、賽衣節:三月二十八日習俗:賽衣、三月會(huì )
苗族
花山節:一月三日,習俗:對歌、跳蘆笙舞、爬花桿
藏族
成佛日:四月一至四日
跳神法會(huì ):藏歷除夕,習俗:跳神節目
賽馬會(huì ):五月初五,習俗:搭帳篷,野炊、宴客、賽馬
成道日:十月二十五日
端陽(yáng)節:五月初五,習俗:賽馬、跳鍋莊舞、弦子舞、野餐
雪頓節:藏歷六月底七月初,習俗:曬大佛、跳藏戲、過(guò)林卡
藏歷新年:藏歷新年是藏族最隆重、熱鬧的民族節日,時(shí)間從藏歷元月一日開(kāi)始,一般持續15天。新年這天,天剛亮,穿著(zhù)節日服裝的青年男女都要互相拜年,見(jiàn)面要恭祝吉祥如意。盛裝的藏族人會(huì )到附近的寺廟朝佛,或成群結隊地上街唱歌跳舞,但不能到親友家去做客。
布依族
牛王節:四月八日,習俗:吃牛王粑、給牛散食、歌舞
傣族
潑水節,習俗:歌舞、賽龍舟、潑水、放升高
采花節,習俗:采花獻佛
送龍節:公歷一月,習俗:送祭品給龍神
哈尼族
扎哩作:一月一日,習俗:祭祖、對歌、蕩秋千、宴請
阿瑪突:二月屬龍日,習俗:祭山、祭祖、祭社林等
十月年:十月,習俗:祭祖、通街宴
姑娘節:二月二日,習俗:野餐、唱歌跳舞
祭母節:三月第一個(gè)屬牛日,習俗:祭母、唱思母歌
京族
京族歲時(shí)習俗中隆重的民族節日為“唱哈節”
澫尾、巫頭兩地在農歷6月初十,山心在8月初十,紅坎在正月十五。“
隴端節:三月,習俗:物資交流、青年男女對歌、社交
僳僳族
賽歌會(huì ):臘月或正月上旬,習俗:賽歌、沐浴
澡堂會(huì ):節春,習俗:沐浴、交友
回族
開(kāi)齋節:回歷十月一,習俗:禮拜、贈“油香”等
古爾邦節:回十二月,習俗:團拜、宰牛羊等
拉祜族
葫蘆節:十月,習俗:跳蘆笙舞、物資交流、
擴拾節:正月初一,習俗:接新水、跳蘆笙舞、狩獵
祭太陽(yáng)神:立夏日,習俗:敬獻神靈、祈禱年豐
佤族
拉木鼓節:臘月,習俗:拉木鼓、剽牛、跳舞
瑤族
盤(pán)王節:五月二十九日,習俗:祭祖、歌舞
普米族
轉山會(huì ):五月五日,習俗:轉山、歌舞、鳴槍
阿昌族
會(huì )街:九月十五日,習俗:耍青龍、白象、跳象腳鼓舞
基諾族
祭大:三月,習俗:跳鼓舞、竹桿舞、打陀螺
水族
端節: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習俗:銅鼓舞、對歌尋偶
獨龍族
卡雀哇:臘月,習俗:剽牛、祭天、跳鍋莊、互邀作客
愛(ài)伲族
耶苦扎:六月,習俗:打秋千、跳舞、聚餐
怒族
鮮花節:三月十五日,習俗:采集鮮花、祭祀仙女
怒族年:臘月二十九日,習俗:射箭、打石頭靶、歌卜(猜唱)、蕩秋千、舞蹈等。
蒙古族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yǔ)為“查干薩仁”,即白色的月。
朝鮮族
其節日基本上與漢族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
東鄉族
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kāi)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都來(lái)源于伊斯蘭教。
布朗族
厚南節是布朗族盛大的年節,每逢農歷三月清明節后7日,即陽(yáng)歷4月13日—15日舉行。
塔塔爾族
塔塔爾語(yǔ)叫“古爾邦艾提”,古爾邦節,是在伊斯蘭教教歷12月10日,即“肉孜節”之后70天。古爾邦節、開(kāi)齋節、圣紀節三大節日。
滿(mǎn)族
滿(mǎn)族受漢文化的影響,節日與漢族相近,重視過(guò)農歷新年。正月十五過(guò)燈節,正月二十五祈求來(lái)年過(guò)“添倉節”,農歷二月二是“鎖龍”的日子,還有五月端五,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添倉節等。
黎族
黎族的節日與黎族的歷法有著(zhù)密切的關(guān)系。大多都用農歷,節日與漢族相同,例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就黎族來(lái)說(shuō),過(guò)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節日是春節和三月三。
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有古爾邦節和開(kāi)齋節圣紀節。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主要有開(kāi)齋節、古爾邦節,諾魯孜節。
獨龍族
獨龍族的傳統節日只有一個(gè),人們稱(chēng)“卡雀哇”或“德里哇”,意為年節,時(shí)間在農歷臘月 中,具體時(shí)間由各家或家族自己定,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 祭山神儀式,唱歌跳舞。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過(guò)春節,時(shí)間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擇日過(guò)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為祭牛節,節日時(shí)不準使用牛。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節日有澡塘會(huì )、收獲節、過(guò)年節等。
毛南族
春節放鳥(niǎo)飛、端午找草藥。毛南族也過(guò)端午節,還有南瓜節、重陽(yáng)節。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的主要節日是農歷新年。
維吾爾族
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即開(kāi)齋節)、庫爾班節(即古爾邦節)和諾魯孜節。
佤族
佤族和漢族一樣過(guò)春節。還有插種節、新米節。
柯?tīng)柨俗巫?/p>
柯?tīng)柨俗稳说墓澣辗謧鹘y節日與宗教節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過(guò)年,是仡佬族普遍過(guò)的三大節日。
鄂溫克族
鄂溫克族不管是牧民、獵民還是農民,都以農歷新年為主要節日。臘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
畬族
畬族主要過(guò)三月三和畬族春節。
土族
土族傳統的節日春節、端陽(yáng)節與漢族相同。本民族的節日和廟會(huì )有舊歷正月十四佑寧寺官經(jīng)會(huì ),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錫伯族
錫伯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節和西遷節。
德昂族
有關(guān)門(mén)節和開(kāi)門(mén)節,宗教節日有“進(jìn)洼”(關(guān)門(mén)節),是虔誠的佛教徒最大的凈居把齋節日。還有潑水節。
土家族
土家族的傳統節日中,“以趕年”最為隆重,每年農歷春節,漢族過(guò)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漢人至少提前一天過(guò)年,所以叫“趕年”,土家族過(guò)“小年”,也要比漢人提前一天。。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的節日有春節、中秋節等,大致與漢族的傳統節日相同。但達斡爾人對這些節日卻有自己傳統的節慶習俗特點(diǎn)。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傳統節日。
保安族
民族傳統節日也都是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如開(kāi)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樹(shù)開(kāi)花為歲首,月亮周期變化12次為1年。每年莊稼收獲后,珞巴族都要舉行近兩天的豐收節,叫做德林昂節。節日期間全村男女身穿盛裝,各家端出準備好的美酒,共享節日食品。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歷十月間進(jìn)行,故又稱(chēng)“譯臘和實(shí)”,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縣那婼一帶哈尼族三大節日之一。
拉祜族
拉祜族統一的節日有五個(gè),即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火把節和八月月圓節。其中春節是最大有節日。這些節日的來(lái)歷和過(guò)節的內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
仫佬族
仫佬山鄉幾乎每1個(gè)月都有節日。由農歷正月初一春節(即農歷年)開(kāi)始到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灶王爺上天,十二月三十日(大年)或十二月二十九日(小年)的除夕,全年的每個(gè)節日都有其活動(dòng)的形式與風(fēng)格。
普米族
普米族節日,主要是“大過(guò)年”、“大十五節”、“供巖洞”、“轉山會(huì )”、“嘗新節”等,這些節慶活動(dòng),多與生產(chǎn)勞動(dòng)和宗教習俗有密切的聯(lián)系。
基諾族
這是紀念基諾族創(chuàng )世紀祖阿嫫堯白的紀念日,一般在6月間舉行,歷時(shí)3天。
哈薩克族
節日主要有開(kāi)齋節、古爾邦節、圣紀節和納吾魯孜節。前三個(gè)是源于伊斯蘭教的節日。納吾魯孜節是哈薩克族傳統節日。
水族
水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最隆重的當推“端節”。“端節”就選擇在水歷十二月至次年二月(相當于農歷八月至十月),時(shí)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種,也是水歷的年終歲首,因此是辭舊迎新、慶賀豐收、祭祀祖先的盛大節日。
羌族
羌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羌歷新年,羌語(yǔ)稱(chēng)“日羌節”,時(shí)間是農歷十月初一。另一年節日是“祭山大典”,又稱(chēng)祭山會(huì )、山神會(huì )等。
塔吉克族
節日分傳統節日和宗教節日兩大類(lèi)。迄脫乞迪爾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每年三月舉行。宗教節日就是伊斯蘭教的三大節日。
7. 9月3日是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什么節日
1、打糕
打糕,是朝鮮半島上的韓國與朝鮮兩國人民以及從朝鮮半島遷徙到中國東北三省的朝鮮族的傳統食品。是把糯米(江米)煮熟后反復捶打而成的,食用時(shí)切成塊,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來(lái)筋道,味香。
因此,朝鮮族歷來(lái)把打糕當作上等美味,每逢年節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貴賓時(shí),都要做打糕。舊時(shí)農歷三月祭祀時(shí)以之供神。
2、大醬湯
大醬湯是一道上至總統,下至平民百姓,是日常餐桌必不可少的傳統菜品 。源自朝鮮半島,從古至今在朝鮮半島源遠流長(cháng)。
3、冷面
冷面是朝鮮族世代相傳的特色食品,被看作是上等的佳肴之一,蕎麥是冷面的重要組成成分。冷面口感清涼爽滑、筋道,因其甜、酸、辛、辣、香五味俱全而成為人們喜愛(ài)的美食。
4、辣白菜
辣白菜(朝鮮語(yǔ):??)是一種朝鮮半島的風(fēng)俗發(fā)酵美食,特點(diǎn)是辣,脆、酸、甜,色白帶紅,四季皆宜,通常和米飯一起食用。
5、清國醬
清國醬又名,臭醬、爛醬、清曲醬,是我國朝鮮民族和韓國人喜歡吃的一種湯料。有些類(lèi)似大醬,但是比大醬發(fā)酵長(cháng),豆子已經(jīng)很軟,而且有拉絲,味道也更濃郁。
6、米腸
米腸,是朝鮮族特色美食。采用豬腸、大米、糯米、鮮豬血和時(shí)蔬調味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