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南苗族的節日風(fēng)俗:
黔東南部分地區和廣西融水縣盛行過(guò)“苗年”,在農歷九、十、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舉行,要準備豐盛的食品,還要供祭祖先,接著(zhù)休息5至10天,并舉行各種盛大的娛樂(lè )活動(dòng),有踩鼓、跳蘆笙、賽馬、斗牛、斗鳥(niǎo)、“游方”等活動(dòng)。
“跳花節”是苗族地區一個(gè)民族情趣濃厚的傳統節日,主要是苗族男女青年交友求偶和群眾性社交娛樂(lè )的節日。
黔東南部分地區還有龍船節、花山節(五月初五)、吃新節(農歷六七月間稻谷成熟時(shí))、清明節、趕秋節(立秋)等等。
1、婚姻風(fēng)俗
苗族的婚姻嚴禁同宗族者婚配,通常是異姓通婚,同姓不同宗有的也可通婚。
婚姻締結的主要形式是自主婚姻,過(guò)去也有父母包辦的,但婚前青年男女都有比較自由的戀愛(ài)活動(dòng),多在節日或農閑時(shí)舉行,在村寨附近有固定的地點(diǎn),由本寨姑娘與外寨男青年在此對歌,雙方有意后則互贈禮品作為定情的信物。這種傳統的青年男女之間的社交活動(dòng),在黔東南稱(chēng)為“游方”(又稱(chēng)“搖馬郎”)。
2、飲食風(fēng)俗
黔東南的苗族,主食為大米,也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副食種類(lèi)很多,肉類(lèi)有自家養的家畜、家禽和魚(yú)類(lèi),蔬菜有豆類(lèi)、菜類(lèi)、瓜類(lèi),此外還采集野菜和從事漁獵等以補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
3、文藝風(fēng)俗
黔東南施洞口一帶的“飛歌”(確切的意譯應是“高歌”,即“高聲唱歌”。)常為二人或四人的齊唱,高亢嘹亮,豪邁奔放,曲調明快,有強烈的感染力。
苗族的挑花、刺繡、織錦、蠟染、銀飾等民間工藝瑰麗多彩。用蠟刀蘸蠟在白布上畫(huà)好圖案花紋后,浸入染缸染色,然后用水煮沸,脫去黃蠟現出藍底白紋圖案的蠟染工藝,已有上千年左右的歷史,在苗族民間流傳甚廣。